武山天爷梁太皇山,谁才是天水第一峰?
卧牛山森林公园地处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南14公里,因景区内一座山形如卧牛而得名,由将军庙、雨庵沟和卧牛山三大景区组成。两座巍峨的山峰天爷梁和太皇山就坐落在这里,它们并肩而立,个头差不多高,那么谁才是天水地区的第一高峰呢?
草滩上载歌载舞的滩歌意象
7月中旬的一天,我们来到武山,去往卧牛山森林公园。
从武山县城出发,直奔滩歌古镇。滩歌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源于滩歌的白马河、代沟河、野峪河等几条支流在境内汇集,河流的冲积扇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天然小盆地,自古有“金盆养鱼”之称。
关于滩歌的地名,有文献记载,但人们估计是藏语的音译,大致指山下的平旷地区。这个解释非常符合滩歌的盆地地域特征,而汉语之意,根据字面意思猜测在草滩上载歌载舞也颇得神韵。
滩歌镇,这座葫芦形状的古镇,建镇至少要追溯到北宋真宗时期。横亘于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威远寨遗迹,万华寺遗址上的残垣断壁,以及流淌在现代文明之间的明清街建筑群,一再地提醒和告诉人们,这里曾一度是武山境内富庶繁华的经济、文化中心。
从滩歌出发,我们直奔天爷梁的所在地卧牛山。
当公路的两边村庄逐渐消失,开始出现漫山遍野的森林之时,卧牛山的地界到了。
近看远观,连绵起伏的山脉之上,皆是绿意浓浓的山林。山体被茂密的树木遮挡得严严实实,高低不同的树木使群山失了几分陡峻,却多了些郁郁葱葱的柔和。
一方北宋摩崖石刻记载历史之谜
随着脚步的深入,原本开阔的视野逐渐变得狭窄,仿佛公路两边的大山不停地向内聚拢。进入卧牛山地界就开始出现的溪流,也随着山势的聚拢,原本开阔平缓的水面变得窄而湍急。
这条溪流就是南河溪。
行走不远,路边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白崖沟摩崖石刻”。透过石碑,远远可以看见陡峭的山崖上似有铁钩银划的字迹。
陡峭的山崖,悬高数十米,树根盘生,为了一探究竟,我们攀登而上,接近石刻。石刻共16行,首行6字,次行3字,尾行19字,其余均行20字,共计字。
碑文的书写者刘焘,苏轼弟子,“善书法,笔势遒劲”,深受黄庭坚的赏识,然而他记载的并不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风雅之事,而是明明白白的苛政。
在大宋时期,卧牛山所在地域成了皇家伐木的林场,它的实证就是这方摩崖石刻。
北宋时期在修建皇城时,多次取材秦陇,“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集岁之间,良材山积”(《宋史》)。朝廷大肆采伐,朝官和戍边军官也互相勾结走私木材。
来自渭河上游西秦岭北坡,甘肃境内武山、甘谷一带的千年松柏,从这里启程,乘着波涛汹涌的渭河巨浪一路东进,途经关中,从陕西潼关直抵正在建设中的北宋都城——开封。这些木材,后来成为了庞大的开封府的屋梁。
行至卧牛山主沟口,喧闹的溪水在这里汇聚成了一个小水潭,随即水分两路,向着南北两个方向流去。
在卧牛山的主沟口,公路也随着溪流兵分两路。一路偏向南,沿着公路行走可至岷县;另一路偏向北,可继续深入卧牛山。南河溪在这里,从南方岷县流出的称为南河,从卧牛山深处流淌而出的称之为龙泉。
在溪水与公路相交的三角地带,水潭上方,“卧牛山”三个鲜红的大字刻于石崖之上。
两座大山气象完全不同
卧牛山的得名还有一个小典故:在进山的途中,有一座古庙坐落在路边,庙里供奉的是一块神奇的石头,其形状酷似牛的舌头,因而称之为牛舌将军庙。而牛舌将军则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转世,这一带本是青牛吃草嬉戏之地,后来发生战乱,青牛受太上老君所嘱,幻化成人形击退了敌人,人们为了纪念他故在此修庙,而牛舌形状的石头正是青牛留给世人的唯一纪念。
有了牛舌,再加之此处森林密布,也似青牛坐卧于此,这里因而得名卧牛山。
整个卧牛山分为雨庵沟、卧牛山和将军庙三大区域。顺着山路,进入雨庵沟,之前一路跟随我们的南河溪,其中一条支流龙泉就发源于此。
“哗啦啦”,水流冲刷的声音越来越大。猛然间,路边高及车顶的野草突然消失不见,出现一小块空地,正前方的山崖之上,瀑布垂直分级而落,侧立一石碑,上书“龙泉”二字。
拾级而上,瀑布层层下坠,水花四溅,落差可达四十多米,底部的岩石上是泉水经年冲刷的痕迹,露出黄褐色的岩石。这里的山崖以火山岩为主,是古老火山喷发的沉积。
站在龙泉瀑布的顶端,可以遥望卧牛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天爷梁和太皇山。
绕着山路十八弯,天爷梁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眼前。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从天爷梁的山腰上往东边看,正是高耸入云的太皇山。这两座大山,虽同处滩歌镇,却被河谷隔开,因此气象完全不同。太皇山连亘武山一半的乡镇,衍生出青山、龙台山、西梁山、见龙山、老君山等名山,天爷梁只衍生了石屲山和广武山,阔度之广,天爷梁比不上。但是比高,太皇山海拔米,天爷梁海拔米,相差虽只有8米,却成全了天爷梁天水第一高峰的美名。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刘小雷
小贴士
交通方式从兰州出发自驾至武山,全程高速,再从县城行驶22公里后即可到达滩歌镇。
特色美食油锅盔、烂草帽油饼、洋芋馍馍、甜醅子、浆水面、馓饭、凉粉等。
伴手礼滩歌竹编、木雕,做工考究,古朴雅致。
作者/来源:每日甘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