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山:红军途经处今朝展新颜
红军途经的武山温泉镇景色如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朱雅琴
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朱雅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朱雅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川流不息的渭河穿过天水大地,自西向东流经武山县城,河水平静如往常。
河水无言,历史的足音却铿锵有力。
年9月至年10月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先后从武山经过,红军战士们克服艰难险阻,三渡渭河,驻扎转战50多天,在这里播撒了革命火种,留下了救国救民的红色印记。
立秋刚过,记者来到武山这片红色的土地,重走长征路,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真切感受到,这片昔日红军长征途经地的人们,早已将长征精神融入血液中,凝聚成了阔步奔小康的信心与行动。
渭河上的红色征程
站在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鸳鸯村渭河大桥南端桥头,眼前的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
时间拉回到83年前。当时的红军将士,面对翻滚的渭河水,没有犹豫胆怯,毅然向前冲去,笃定的脚步声响彻这片红色的土地……
年10月,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从礼县进入武山,在击溃国民党保安队的堵截后,连夜抢渡渭河。
时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的贺龙曾回忆说:“我们10月4日向北走时,情况很紧急,我们过河也很仓促……”“过渭河,我们狼狈极了,遭敌侧击,渭河上下暴雨,我们徒涉,水越来越大……”
“当时正值深秋多雨季节,河水上涨,气候转凉,国民党飞机在将士们的头顶往来轰炸,前有渭河拦路,后有敌兵追击,在当地群众帮助下,将士们才得以渡河。”武山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馆长赵东海说,这是红军三渡渭河中最困难艰险的一次经历。
据赵东海介绍,在年8月至年10月的14个月内,各路红军抢渡渭河,北上会师,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党和军队的空前统一和团结,实现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在长征队伍经过武山的路途中,红军战士洒下了鲜血,付出了牺牲。赖金章就是这些红军战士中的一名,他在一次行动中身负重伤,被迫留在了鸳鸯镇盘古村。
赖金章的儿子回忆说,父亲常常念叨,当年受伤后连长、指导员3人把父亲抬到当地群众家里,并留下了一些钱物,请他们照顾受伤的父亲。多日以后,等到伤势稍有好转,父亲下山后发现,已经无法再追赶上红军的部队了。
“这成了父亲一生的遗憾。”赖金章的儿子说,父亲在老家江西就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他参加革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从未改变。年武山解放前夕,父亲经人介绍加入了地下共产党组织,后来还担任了盘古村支部书记,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发挥光与热。
长征路上,每一次胜利的取得都异常艰难,但红军战士用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行动,越过一个个障碍,冲破一道道难关,点亮长征途中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红色记忆历久弥新
在武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有着丰富的党史资源。为了深度挖掘利用这些资源,集中展现红军长征经过武山以及武山早期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领导下的武山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史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年9月,武山县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建成开放。
在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记者看到了红五星帽徽、军号、草帽、烧水铜壶……这些长征中红军战士们用过的旧物品,整整齐齐地陈列着,每一样都承载着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每一件都带着令人动容的红色记忆。
赵东海介绍说,纪念馆共展出各种图片余幅、革命历史文物20余件,陈展面积多平方米,通过图片、沙盘、雕塑、电子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真实再现了从年红军过境武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武山的革命历程、经济建设和沧桑巨变。
今年67岁的王悾是武山县一名普通的退休干部,20多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研读与红军在武山活动时相关的历史资料,实地走访考证当年红军队伍途经武山的线路,与遗留在武山的老红军及红军后代谈话。
王悾回忆道,早年在红军途经的地方工作时,自己就对红军长征的历史很感兴趣。“有一天,一位红军的后人找到我,希望我把他们的父亲在武山战斗生活的那段经历记录下来。”王悾说。
年退休后,王悾开始全身心地研究这段历史。如今,他已经出版了《红军长征在武山》《人间正道是沧桑》《抢渡渭河》等5本著作。“我有一个愿望,就是为每一位遗留在武山的红军战士写一篇传记,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这里战斗的故事。”王悾说。
王悾是一个执着的红军文化研究者。在武山,像他这样执着地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人还有很多。正是有了这一代一代长征精神的践行者,长征精神才得以在武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阔步向前奔小康
在武山,红军当年长征经过的东梁山,是一个严重缺水干旱的地方。群众吃水要到两公里外的山下挑,多年来流传着“穷北山,富南山,苦熬不过东梁山,担水磨面要下山,有女不嫁柏家山”的民谣。
为使东梁早日摆脱干旱威胁,年2月至年6月,武山县传承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东梁山上建成了长36公里的东梁渠,把水引上了多米的高山。
在武山县温泉镇东梁村,记者见到了正在自家果园里干活的村民汪旺来。“园子里浇地的水都是从东梁渠里引过来的,多亏了这东梁渠!”汪旺来笑着说,过去家里种小麦、土豆,一年下来只够一家人填饱肚子。近几年,开始改种苹果、玉米和架豆,今年收入3万元左右不成问题。
“60多年过去了,东梁渠今天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解决了生活饮水问题,又可以灌溉农田。”东梁村党支部书记冷青松说。
距离武山县城约22公里的鸳鸯镇,是当年红军途经武山时停留的地方,如今乡村旅游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我们本身就有红色旅游资源,现在交通方便了,来的游客很多。”丁家门村村民丁正红在村里经营着一家生态园,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在这里吃饭、观光的游客格外多。
丁正红是农民出身,年,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回到家乡,创办了金麟农业生态园区,并成立了金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桃缘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86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红色旅游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鸳鸯镇副镇长肖添贵说,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与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合,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创业了。
如今,在武山这片红军队伍途经、战斗的红色土地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征精神的引领下,武山群众重整行装再出发,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