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统一部署,省、市、县宣传部的相关要求,武山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全景式呈现武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深入刻画基层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的团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零距离传递群众平凡生活的温度与感动,讲述他们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进一步汇聚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10月4日讯(记者王正平车彤瑶)武山县榆盘镇河程村自古水草丰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此修建林士峡水库,是武山县境内唯一的水库。近年来,武山利用国家扶贫项目,在水库旧址上建起了一座装机总容量23.7兆瓦,日发电量最高可达15万度、产生10多万元收益的光伏电站。电站建成以来,为整县脱贫做出了极大贡献。为扩大电站收益、有效利用闲余空间,在全力保障电站正常高效运行和原先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县上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国家扶贫工程武山光伏电站,从远处看,一片片、一排排银色的太阳能光板像是一张巨大的镜面,闪耀着万点凌波,极为震撼。而到了眼前,你就会看到一块块光伏板下有丰茂的水草、有鲜艳的花朵、有宽阔的鱼塘、还有一群群的鸡、鹅在觅食游荡,颇有“潮生鱼沪短,风起鸭船斜”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光伏+”带来的生态发展路子。
光伏扶贫项目负责人介绍邓海强,为了保护生态,发展特色产业,建了鱼塘,养了一部分鸭和鹅。养鸭子和鹅一个目的是除草,把鸭和鸡赶到太能能电池板下,吃掉杂草,通过这种原生态的方式,既保护了当地环境,又不影响正常发电,此外还降低管理成本,可谓是一举三得。
目前,占地十亩的鱼塘现已经投放了草鱼和鲢鱼多尾,项目基地养殖的鸡和鹅总量也多只,种植的花卉也已经初具规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光伏+渔业”“光伏+养殖”“光伏+种植”的生态绿色产业发展之路,为河程这个大山深处的美丽村庄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全县个贫困村的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来源:武山融媒)编辑:林夕()审核:飞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