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水帘洞景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

今天立春,天气渐暖。蚌埠这几天一直在下雪,而且不小断断续续气温骤降有些小冷。本来准备今年在蚌埠过年,把爸妈接过来团聚。只是事与愿违,老人们安土重迁不想去大城市,可能没有年味他们也担心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常年离家在外聚少离多也只有春节时间充裕,那就只好我再回老家了,听说姐姐妹妹都会回来,正好大家好好团聚一下。

有了回老家的打算才开始准备买票,毕竟是春运一票难求,加了不少手续费总算搞到一张途径天水的硬卧票。向前多买了三站,多花了三十几块,很好奇铁路部门少买几站必须要补票还会收取额外的补票费,而多买的站点又不会退还多余的票价。从蚌埠到陇西的Z次列车,晚上六点多一点从蚌埠出发,第二点上午九点钟左右就能抵达甘肃天水了。

有时候的出发和抵达,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既然多买了三站路,不妨就去武山县水帘洞还有甘谷县大像山看看。几年前去过连云港花果山水帘洞,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就是普通的细水长流的瀑布群而已,只是因为西游记孙猴子美猴王才家喻户晓吧。

今天要去的武山县水帘洞并不出名,可能是同名的景区较多,祖国地大物博,相同名字的山川或者河流也不足为奇。水帘洞最负盛名的并不是水帘洞的涓涓细流,而是“世界第一的摩崖石窟”。甘肃天水是以前的丝绸之路重镇,中国四大石窟之二都在甘肃,今天到访的水帘洞石窟群,历史悠久名气不亚于天水麦积山石窟。火车一路向西,在武山站下车时已经上午十点半了。

武山火车站比较老旧,客流量不大,过道狭窄拥堵,工作人员都说着当地正宗的武山话,听得不是很清楚。出站之后饥饿感来袭,穿过马路到对面的一家兰州牛肉面店吃了一碗二细牛肉面,还是往常一样的习惯,要了一份小菜一个鸡蛋,总共十二块,牛肉面没有涨价,味道比较正宗很久没有吃到一碗家乡的牛肉面了。吃完饭出来,看了一眼景区路牌指示,查看了一下景区交通指南,就乘坐旅游公交专线前往水帘洞景区了。

武山水帘洞景区位于武山具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谷中“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谷涧溪水潺潺,景色幽静宜人。“水帘洞单元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溪流不断,雨天洞檐处飞流直下如水帘,景区因此而得名。武山县除了水帘洞还有几处比较著名的景点,比如鲁班山,卧牛山,木梯寺,老君山森林公园等。水帘洞在武山县洛门镇,当我看到老君山的景区路标时,我一度有些恍惚,这不是上次去得“洛阳龙门”还有老君山景区吗,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水帘洞景区属于4A级景区,景区管理人员较少,门票不贵只需要三十元,如果乘坐景区摆渡车往返需要额外支付10元路费。

水帘洞石窟群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宋、元、明、清历代修建,现存四个单元,分别是水帘洞、拉梢寺、干佛洞、显圣池,尤以拉梢寺摩崖大佛、千佛洞塑像、水帘洞、显圣池壁画及各处题记最为珍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游客服务中心到核心景区拉梢寺约三公里的路程,步行上去二十几分钟而已。只是前几天下雨了,台阶有积雪步行路滑不安全,工作人员提醒我走台阶注意细心观察,建议乘坐观光车前往。我也没有犹豫十块钱可以往返,不但安全可靠而且节省不少时间。从武山县城到洛门镇再到水帘洞景区,需要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现在已经临近中午,天气虽然放晴但是乌云蔽日看不到一丝阳光,寒风袭来有些许寒冷,从背包里取出自己的针织帽戴上,就开启今天的徒步之旅了。就我一个游客体验了一次包车的满足感,和司机师傅随意闲聊了几句讲得本地话有些听不明白就随声附和着,没一会就到了景区交通车换乘点,司机提醒我已经抵达目的地可以下车了,如果下山需要乘坐往返车辆,请拨打车票后面的电话会有摆渡车来接送。

一下车就被眼前山体上的摩崖大佛深深吸引住了,驻足观察震撼叹服虔诚膜拜。一眼万年,这是穿越千年的会眸和相遇。冥冥之中的指引,机缘际会才有幸目睹大佛的光芒和慈祥,是普度众生的大度仁慈,是饱经风霜的坚韧不拔,是屹立千年的伟岸挺拔。人们只知道“乐山大佛”,却鲜有人知水帘洞“摩崖大佛”。据景区资料介绍,享有世界第一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拉梢寺大佛,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资料。现共保留有历代造像余尊,壁画多平方米,仿古建筑8座,古建筑8座,舍利塔12座,碑刻题记27方,无头于户1具,拉梢寺摩崖题记为研究分期断代,以及美术史的渊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最为珍贵。

据史料记载,拉梢寺建成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年),由使持节杜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迟迥主持建成,在自然形成的高宽60余米的凹形崖面上集浮雕、窟龛、悬塑、壁画于一体,现存窟龛24个,各类造像33身,舍利塔7座,壁画平方米,摩崖题记1方,其中崖面左侧的拉梢寺大佛,通高42.3米,为世界最大摩崖浮雕佛像,左右两侧为胁侍营萨。拉梢寺色彩艳丽、场面壮观、气势恢宏,是水帘洞石窟群中的精华单元,也是甘肃东南部极具代表性的石窟珍品。拉梢寺周围还有笔尖峰、象皇山、莲花峰等景点。

拉梢寺大佛,建成于北周明带武成元年,堪称世界第一大摩崖浮雕大佛。在高宽各60米的凹形崖面上,浮雕泥塑了一佛二菩萨。大佛通高42.3米,二苦萨立于左右,佛座由七层浮雕组成,四层覆仰莲瓣之间为浮雕动物图案,由上而下依次为狮、鹿、象。我非常喜欢跪羊的浮雕,简直栩栩如生,笑容可掬温婉尔雅。它们都是祥瑞吉兽。此刻的拉梢寺非常安静,除了凌冽的寒风吹响寺庙四周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回响,驻足观望一下子梦回当年的繁华,我分明闻到了穿越时空的香火气息,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水帘洞最著名的山峰莫过于莲花峰,因形似莲花而得名,莲花峰的相对高度是余米,形成三峰并立、二峰扶一主的美景。山体之上有一裂隙,称作“一线天”,另一山体缺失之处被唤作“试斧山”,相传这是木匠祖师鲁班在水帘洞清修时,试用斧和锯形成的两个独特的景观,故有“大锯拉开一线天,斧头劈出试斧山”的传说。

最后去得景点是千佛洞,距离核心景区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有积雪路滑我走的比较缓慢大概二十分钟终于抵达终点,早已经汗流浃背。因为在悬崖峭壁之上,只有陡峭的石阶可以同行。最好的风景一般都在比较险峻的地方。经历长时间的拾阶而上长途跋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欣慰和迷恋。壁画彩绘干佛而得名。因唐代塑有七尊大佛像,又称七佛沟。岩洞一侧崖面上有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洞内原有七佛,崖面现残存塑像及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清秀,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比较可惜的是在特定时期的毁佛运动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被毁于一旦销毁殆尽,留存下来的只是断壁残垣和满目疮痍,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水帘洞石窟位于莲花峰下,坐西朝东,为一巨大的天然岩洞,每逢雨季,洞口处雨水如珠帘垂挂,故此得名水帘洞。洞内壁画面积约平方米,大多为北周原作,部分经宋元重绘,各朝代多层叠加,显现不同艺术风格,题材丰富,有供养人、飞天佛、菩萨及具有世俗生活特色的牛拉大篷车。崖面上的舍利塔、菩萨宝缯、龛柱皆采用浮塑技法。洞内建筑分上、中、下三台而建,现存有菩萨楼、老君阁、四圣宫、五官楼、三霄殿、药王殿、邱祖官、土地祠及砖塔等。现存于水帘洞石窟的佛教文化遗存最早为北周所造,清代早期道教在此逐渐兴起,形成民俗、宗教包容并蓄的多元文化形态。

从千佛洞步行下山,再次到达拉梢寺脚下,抬头仰望摩崖大佛,此时的太阳已经穿破云层的遮挡,金色的阳光斜照在摩崖山体之上,大佛开始金光闪闪,显得更加庄重肃穆威严秀丽。今天是立春节气,天气开始变暖冰雪开始消融,潺潺流水带来春天的足迹,和煦的微风吹响寺庙四周的铃铛,清脆悦耳空谷幽兰不绝于耳。

从水帘洞景区出来,正好看到返回县城的公交车,问了一下司机师傅回武山县估计要到下午五点钟,现在才三点半时间比较早,那就改变行程不准备返回武山县城了。接着又问了旁边另一辆即将返回洛门镇的大巴,车上旅客稀少,来水帘洞烧香拜佛的信徒基本都是自驾而来。只有三个旅客,司机师傅非常守时到点就出发,花费两块钱去洛门镇。

洛门镇比我想象中繁华,接近年关来集市置办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西北小镇的年味很浓,各种当地的小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走了两条街吃了当地一个特色小吃非常不错,稍作休息然后就去汽车站准备乘坐大巴前往甘谷县,下一个目的地甘谷县大像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2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