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山县文旅局结合非遗宣传展演和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文化惠民演出,为县内群众送上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秦腔唱一曲,余音自绕梁。《拾黄金》《三对面》《周仁回府》等传统经典戏曲引人共鸣,演员们娴熟的唱功和惟妙惟肖、细腻传神的演绎,以及华美的服饰让现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传统戏曲所散发的文化魅力深深感染了台下的群众。传统戏曲以其独具的文化特色,把这份经典和回忆传播到了戏迷们的心里,把正义、正气和大爱精神弘扬传播,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的不断发展,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但同样我们也丢掉了很多,在这个人人都能看电视、看电影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传统的戏剧呢?戏剧的表演张弛有度,生活气息浓厚,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技巧丰富,集音乐、舞美、灯光、服饰、表演等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秦腔作为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魅力在于它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唱腔、技巧、配乐及语言,表现出粗犷豪迈浑厚的西北风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未必能欣赏到秦腔的魅力,但是作为的传统文化,秦腔充分展示了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戏曲得以传承的要素包括观众、演员、音乐与剧本。没有演员,自然就不可能将剧目呈现在舞台上;而声腔音乐是戏曲的灵魂,倘若没有动听的声腔音乐,戏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剧本是剧目的基础,一个剧目如果没有思想性很强、现实意义较大、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的文学剧本,就不可能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同时,必须把对传统经典剧目“原汁原味式”传承放在首位,传统经典剧目是历代艺人口传心授、不断打磨出来的艺术精品,在这些经典剧目中体现出独特的精神价值追求,没有这些经典剧目的赓续传承,戏曲遗产也就不复存在。因此,经典剧目是戏曲艺术得以活态传承的基石。作者/来源:武山融媒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