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给你一片42米高的悬崖绝壁当画板,你会怎么发挥?
将近年前的人们,选择在一整片崖壁上雕刻巨佛。
这听上去天方夜谭一般的旷世神作,就静静立于天水武山县的深山峭壁之中。佛与菩萨盛装相迎,年的时光散发着炫目的光彩。
绝壁巨佛如入仙境
拉梢寺石窟
吃了一顿地道的甘肃菜,鲜美的手抓羊肉搭配红油酿皮子,这样的甘肃谁顶得住啊!
转天奔赴拉梢寺石窟。位置在天水市武山县,属于水帘洞石窟群。交通说不上便利,但道路经常在修,路况还差。好在临近景区时有新修的柏油大马路。
依然是“想看核心景区需要强制买电瓶车票”的套路。景区相当冷门,电瓶车几乎包了车。车在山间穿行了几公里,司机说到了。下车抬头,便是悬崖上巍峨的大佛。
拉梢寺
又名大佛崖,坐落于甘肃天水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中,是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的释迦佛(含佛座),高达40余米,比麦积山东崖大佛高一倍。
佛座属仰俯莲座,莲瓣间层列有狮、鹿、象等,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态生动。
拉梢寺为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年)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州剌史尉迟迥所建,《拉梢寺摩崖石刻》(北周·明皇帝三年)记述了修建过程。后经隋、唐、元几度重修,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作品。
过一座小桥,就到了大佛脚下,这里可以看到摩崖石刻记载。据记载,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年),柱国大将军秦州刺史尉迟迥在此主持开凿了拉梢寺摩崖大佛。创建拉梢寺的尉迟迥为北周名将,地位显赫,他与创建麦积山石窟上七佛阁的北周大都督李允信共同带动了秦州地区佛教石窟的开凿。
"北周造像铭"楷书竖写,共12行:
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释道成于渭州仙崔敬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
日月俱永
拉梢寺这个名字的来源也很有意思。据传当年修建摩崖浮雕大佛时由于佛像体型巨大,工匠们便从崖脚积木,一直到寺庙之巅,建成之后又逐次拆木而下,所以叫做拉梢寺。
走近看,叹为观止。
现存雕刻主体为一尊大佛和左、右胁侍菩萨。服饰华美,颜色犹存。
大佛和菩萨形态虽还带着北魏清秀的特征,但整体明显是北周敦厚丰润的形象,似乎已做好迎接唐代佛教艺术鼎盛时期的准备。
下方浅龛也有“一佛二菩萨”,但损毁比较严重。再往下还存有狮、鹿、象等造像,非常独特而珍贵。
胁侍手中的莲花都如此精美复杂,可见当时工艺水平的高超。
(图片来自豆瓣网友
山河旧梦Dreams)观景台后面有台阶,继续上,可以到稍远一点的地方。
再次仰望,所有语言都显得苍白。难以想象当年刚刚建成时,来往于丝绸之路的旅人望见这鲜艳雄伟的大佛,内心该有多震撼啊!
除了拉梢寺,这里还有两个主要景区。
千佛洞
拉梢寺西北约1公里还有千佛洞,为一天然岩洞,因有摩崖悬塑七佛,俗称“七佛沟”。
壁画和悬塑均分布在岩洞一侧的崖面上,由木栈道将壁画和造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造像刚健淳厚,作风古朴。下部塑像丰盈清秀,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西魏遗风,这些作品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
沿着木栈道即可前往千佛洞。下面河道里没有水,一只狗子在这里拥有了自己的豪宅。
往里走,又上坡又爬山的,终于到达千佛洞。
千佛洞窟龛自上而下共分为三层,上层塑一思维菩萨,中层为佛、菩萨塑像,下层以小龛和壁画为主。千佛洞分摩崖悬塑造像和开龛造像两种形式,龛为泥塑浅龛,造像组合有一佛、三佛、七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等,壁画有说法图、千佛、供养人等,多为中唐及五代重绘作品。
说得这么热闹,其实现在可以看的已经没有什么了。
残破的佛像,满身都是时光的痕迹,。
(图片来自豆瓣网友
山河旧梦Dreams)还有一些寺庙建筑,风格很……大概是现代所建。
水帘洞
水帘洞石窟在拉梢寺对面的莲花峰下,通过曲折蜿蜒的登山步道不过半个小时即到。
水帘洞石窟系一大型洞穴,在洞穴左面崖壁上绘制有多组壁画和浮雕覆钵塔。这些壁画时代最早的为北周所绘,宋代在北周原作部分重绘,其中北周壁画主要为说法图,说法图下部为供养人。宋代绘有说法图、七佛等。
由于实在不想爬山,只好放弃了水帘洞石窟。有网友拍摄了内部壁画,很带感。
(图片来自豆瓣网友
山河旧梦Dreams)景区规模其实不大,但要全转过来也得大半天。等接驳车时买了老奶奶的炸洋芋吃,抬起头,她身后就是华丽的大佛。在这样的地方做点小生意,一定会很兴隆吧。
和我一起,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滨海潮编辑阿史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