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峪村基层综治小中心守护平安大作用

南峪村:基层综治“小中心”守护平安“大作用”

新天水记者张彬霞

“我们有啥政策搞不清楚的,乡亲邻里起了矛盾拌嘴需要调和的,到这里就能及时化解,问个明白、讨个公道!”2月22日,走进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村,提起现在村里的治理环境,当天在村委办事的村民争相说着亲身体会到的安稳感受。可以说,如今村级综治中心对政策宣传、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筑牢了基层社会的平安基石,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自成立综治中心以来,南峪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认真履行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将全村185户群众划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了2名网格员。52岁老党员张西平是网格员之一,已有13年党龄,他负责的网格区域内有32户群众。自从担任网格员后,不论晴天雨天,还是清晨傍晚,根据户里情况,他不定期进行入户,及时掌握户里群众生活情况,同时将民法典宣传册带到农户家中去,让每家每户知法懂法,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村未发生一起乡亲邻里矛盾纠纷案件,村里一片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张西平自豪的向记者介绍说道,村里的良好和谐环境,与综治工作息息相关,在日常入户时,我们发现村里有家庭婚姻纠纷、亲子矛盾等情况发生时,我们会及时介入,将矛盾及时化解。

在村里,张西平每天开展入户工作也有“主次之分”。如7旬老人车保琴常年独自生活在家,张西平便每天要到户里去看看,“老人年龄大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棘手事,像换灯泡、维修家电、填补日用品等,勤去老人户里看看,才能真正做到解民忧、办实事。”张西平说。

除了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五老户、低保户等群体,也是张西平日常开展工作的“重点户”,“我是一名党员,为群众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重点群体中,是我该做的事。”

南峪村村文书刘志强向记者介绍,过去一年,村上共摸查各类纠纷5起,成功化解5起,调成率100%。“在日常摸排到有群众发生纠纷时,我们网格员会及时介入、主动化解,确保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积累激化,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刘志强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为进一步完善本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帮扶单位市委政法委精准帮扶,在村里综合部署了12个监控点位,形成了主干道全部监控检测,成立了村综治中心办公室,运用大数据分析统计,全面提升了治安防控水平。刘志强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时有发生偷盗动物事件,自从监控运行起来了,这种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谈起新年打算,刘志强表示,他们将持续发挥法治宣传教化作用,通过实地宣传、悬挂横幅、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同时,对村内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生活困难、生大病群众等常态化进行入户走访,形成回访记录,让村内重点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消除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和村内其他群众一道享受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的实惠,真正实现村庄平安和谐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7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