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甘肃天水市武山水帘洞的人,都只是知道水帘洞的美而却忽略了水帘洞后面的丹霞奇观。武山丹霞还有个名字叫尖山,不过这个名字除了附件的人还是比较少人知道的,丹霞之所以被人叫做尖山是因为其外观形状垂直头部尖尖的和国外梵蒂冈建筑有点像。
乘车从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出发,沿着刚修过的旅游专线道路,大概约25公里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武山县钟楼山峡谷,然后走大概3分钟左右就进入水帘洞。
以我有个同事就是武山的,听他说了很多关于武山的描绘,一直很向往,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去一睹其风采。正所谓听别人说还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一番。进入水帘洞有个庙,庙里有老人在哪里弹古琴,琴声优美,水帘洞本身是由一座一座的山峰堆积而成,水帘洞高大约50多米,深20多米,是个天然的岩洞,洞里面乱石开径各不同,里面景色宜人,溪水潺潺常年不断细水长流,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水帘洞景色更美,洞了就像瀑布一样水流直下。
水帘洞的建成经历了多个时代,其中就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其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很深的。要说水帘洞比较有名的莫属于石窟,石窟内有水帘洞、拉点寺、千佛洞、显圣池等多个景区,而拉点寺、千佛洞的悬崖题记、雕刻作品、壁画等作品更是成为国家文物被保护起来,由此可见其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当然其中还有需要历史遗迹还没有被发现这个就有待国家相关部门去挖掘了。
水帘洞外观远远望去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经数据测量统计其高30米,长50米,纵深20米拱形天然洞穴,每当雨季到来的时候,岩洞顶部,洞壁等位置的泉水一起喷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洞内有各种参观的景点如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殿等多座建筑,各殿、台、亭、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工艺精巧。
水帘洞有个观光地,进入这个地方就能看到拉稍寺露天悬崖浮雕大佛,因为其崖上有一面积比较大浮雕佛像,显赫醒目,故人称大佛崖。在高高的峭壁上雕刻着3尊大佛,其中中间的大佛净高达40多米,在其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
经过拉稍寺沿着峡谷一直往前走就是另外一个景点千佛洞,因其峭壁雕刻有上千佛而闻名,壁画里面的古迹大都为中唐和五代时期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是北周遗留的作品,因为其不露天所以相比保存比较好,至今还色泽鲜艳,线条流畅,部分作品更是成为我过研究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见证资料。
回顾历史,古时候的武山这一带是多个民族混居的地区,因此造就了这里民族文化比较多,秦朝以前,有苏武到北海放羊的故事,万里长城外往北走这一带,汉朝文字的描述就变得比较简单。大概从两汉之后,出使西域的经验让当时的版图往河西走廊向西部延伸,成了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路上丝绸之路。以前的河西四大郡,如酒泉、武威、敦煌、张掖,都比现在的兰州西宁大得多。武山县水帘洞后面的丹霞地貌,不仅不会因为其烟散而变得寂寞。反而经历了多次的变迁,沧海桑田后,听了数百年的佛号后,在曾经虔诚的香客之间,在热闹的游客之间,依然存在于现实中。
武山丹霞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不少的游客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