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人”助推天水法治乡村建设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
在我市乡村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讲解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是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也是搜集社情民意的“传递员”……他们统称为“法律明白人”。
今年以来,我市将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一县一品牌”创建重点工作,纳入全市法治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按照“夯实基础、优化培育、示范带动”培育目标,加大农村“法律明白人”工作力度,提升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质效,打造具有天水特色共建共治共享农村治理新格局。
夯实基础队伍建设更“明白”
“自从各村有了‘法律明白人’,村民遇事都会主动找他们问清楚、弄明白,通过法律途径调解矛盾纠纷的意识日益增强,打架斗殴等问题明显减少,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我们司法所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量。”7月26日,武山县榆盘镇司法所所长周应存说。
为夯实法治社会基础、促进群众安居乐业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我市印发了《全市年“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方案》,明确“法律明白人”工作职责、培养方式和管理措施,将“法律明白人”培养纳入“八五”普法考核指标体系和乡村治理工作表彰范围,与法治建设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在培养对象上,重点从村“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党员、致富带头人、“五老”人员、村民代表中遴选,优先选择有一定道德水准、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服务群众、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员,确保人员选得准、群众用得上、有事找得到、遇事能化解。
“全市遴选培养‘法律明白人’余名,实现了每个村2至3名‘法律明白人’的培养目标。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明白人’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法律明白人’数据库,适时调整增补人员,不断优化‘法律明白人’队伍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力争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带领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绘就法治乡村新画卷。”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权亚飞说。
优化培育专业知识更“明白”
育好“法律明白人”,办实“法律明白事”。我市围绕基层治理需求和居民群众需要,以提升农村“法律明白人”工作能力为目标,因人施教、精准施策。
秦州区举办线上“学法大讲堂”,邀请“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从农村常见的法律纠纷化解、乡村依法治理等方面,选取群众最需要、用得着的村规民约制定、民事纠纷调解等问题进行讲解,覆盖全区“法律明白人”和部分居民群众,形成了秦州区“法律明白人”学法大课堂……全市共开展“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60余场次,组织现场观摩活动20余场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8场次。
“遇到矛盾纠纷,现在很多村民已经养成了找‘法律明白人’咨询解决的好习惯。”说起村民行为方式的改变,秦州区杨家寺镇石马村“法律明白人”马景刚深有感触地说。
示范带动依法治理更“明白”
“法律明白人”队伍建立起来了,发挥作用化解矛盾见实效才是关键。
秦安县兴国镇南关村“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进村入户宣传拆迁政策,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为拆迁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法律明白人”服务群众的鲜活案例,也是参与基层依法治理的具体实践。
“提升‘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乡村建设质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市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八五’普法期间,我市将以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不断培育、壮大、建强参与基层依法治理的主力军,着力培育一批能够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三治融合’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法律明白人’,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夯实法治基础。”权亚飞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