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为武山玉雕敲开通向世界的那扇门记

本报记者武文宣实习生赵凡龙兰州报道3月24日,第十四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揭晓,来自武山县的工艺美术家张彦虎榜上有名。从最初的民间玉雕传承艺人,到现在省上的百花奖的得主,无不折射出一个农村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之路。在兰州广场东口的彦虎玉器店,记者看到各类玉雕作品刀法细腻,圆润典雅,一件件工艺精湛、古朴灵动的作品尽显其独特美感。记者不敢相信,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居然来自一位80后的玉雕艺术家。

从大山深处一路走来的玉雕艺术家

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个子瘦高,说话腼腆张彦虎和记者攀谈起了自己的玉雕人生。

33年前,张彦虎出生在武山县山丹镇的一个小村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这个自幼喜爱绘画的小伙子来说,缺吃少穿是家常便饭。

年,从山丹初中毕业后他便辍学在家跟父亲务起了农活。一有闲暇时间,他就去村边的河滩上捡石头。凭着对雕刻艺术的热爱,他跟村里的玉雕老师傅学习起了传统雕刻技艺。一个个酒壶、茶壶、摆件等工艺品的雕刻要领都被他反复琢磨,刻苦学艺。晚上回家,自己还不忘钻研雕刻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工艺技术。很快,手脚勤快的他被当地一家玉器加工作坊老板相中。在这里,辛苦打工不仅没挣到几个钱,还被老板经常训斥指责。于是,他在心里盘算,何不自己创业。

萌生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便去渭河边上寻找了不少鸳鸯玉石料,决定大干一场。农忙时做农活,农闲时做雕刻,这似乎成了他生活的常态。无意中听村里人说,一件玉雕作品能卖上50元。这个消息让他吃上了定心丸,但要走出去还是很难。

在天水城区,张彦虎租下了一间房子。这样,不仅自己雕刻有了工作室,还能帮乡亲们捎带销售。在天水的日子,因为本地的市场并不景气,工艺品的销路也没完全打开。看着乡亲们轻蔑的眼神,他背起一大包玉雕作品坐班车上敦煌、酒泉、嘉峪关等地去推销。面对河西的客商们压价和挑剔,张彦虎硬是凭着精湛的技艺、合理的价格,诚信的经营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当他给乡亲们发放代售款的时候,以前对他有看法的乡亲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了起来。

雕刻技艺更精湛了,市场打开了。如何让自己和乡亲们的日子更加富裕,这成了张彦虎内心深处的一块心病。

年,他带着新婚一年的妻子来到省城兰州。在兰州饭店对面,他开了一家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六年中,生意不好不坏。农忙时,他赶回老家帮做农活,农闲时,他回兰州继续开店。在生意上,好在妻子能搭一把手。更多的时候,他把精力用在搞雕刻上。几年下来,他不仅赔了60多万,店铺换了一家又一家。

年6月,他大胆的盘下了一个老乡在兰州东岗西路的店面,投资多万开了家玉器店。主要经营着武山夜光杯、洮砚、微雕葫芦、铜奔马、祁连玉摆件、天水雕漆等系列产品。同时,他也做青花瓷、漆线雕、和田籽料、缅甸翡翠的专业加工及销售。

一定要赋予玉雕作品新的生命和内涵

看着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自己的创作似乎迷失了方向。这让他感到有些迷茫。一路走来,其中的冷暖酸楚只有他自己知晓。面对荣誉,他却未曾有过一丝放弃武山玉雕的念头。

在张彦虎的家乡武山,以出产鸳鸯玉而闻名。其玉质结构细密,质地细腻,可琢性极好,易于麻平抛光;光泽晶莹,色鲜欲滴,暗映天然纹理,恰似龙舞动,霓虹缭绕。

在彦虎玉器店,记者随手拿起一只咖啡杯在日光下端详,阳光似乎都从杯壁透射进来,杯沿里仿佛荡漾着一泓春水。张彦虎告诉记者,一只武山夜光杯的收购价只有50元,收购人贴上酒泉的商标则可以卖到上百元。说这话的时候,记者发现他的神情似乎有点无奈的味道。在武山邱家峡北山,几乎每天都有采玉人在采玉。矿洞里昏暗的光线下,用钢钎、铁锤、撬杠这些简陋的工具在岩壁上硬是把玉料一块块“抠”下来,肩扛手抬,搬到独轮车上,推出矿洞,然后挪到架子车上,转运下山……。

现在,一吨原石已经涨价过万,好在自己前些年囤积了一些。谁会想到,即使加工一只小小的夜光杯,也要经过选料、钻棒、切削、掏膛、冲碾、细磨、抛光、烫蜡等二十多道复杂工序。

“那么好的材料,做不出好作品,那简直就亏大人了。”如今,张彦虎的雕刻已经看不上那些小件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玉雕技艺,他还经常去江苏、云南、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张彦虎说道:“自己平时喜欢看历史题材的书籍,从素材中找灵感。在创作中,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各种艺术元素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对刀法线条的创新和对打眼工具的改进,用圆雕、内雕、外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就雕刻出了这些作品。”

年9月,张彦虎成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的会员。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领导小组批准,授予其“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让武山玉雕走向世界是我的梦想

时至今日,张彦虎玉雕创作已经走过了16个春秋。发展传承玉雕文化,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一直是他的追求。

在年11月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其作品祁连玉雕《双龙戏珠碗》获得创作创新一等奖,其作品祁连玉雕《宝塔楼》获得创作创新三等奖;年,在第十三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其作品祁连玉雕《荷叶笔洗》获得制作技艺一等奖,其作品祁连玉雕《聚宝盆》获得创作创新一等奖,祁连玉雕《双龙戏珠碗》获得制作技艺二等奖。年,在第十四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其作品祁连玉雕《竹节笔筒》获得制作技艺二等奖,其作品祁连玉雕《花角瓜》获得创作创新二等奖,祁连玉雕《仿古双耳碗》获得创作创新一等奖。

“我的玉雕作品多次获得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这也是对自己雕刻技术的肯定和鼓励,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创新,做出更多更精美也更有意义的作品。”

在交谈中,张彦虎向记者反复强调了一个词,就是“有意义”。他的艺术理念是“做精做细,做出创意,做出意义”。

“看到那些技艺精湛的雕刻工艺作品,我着实眼界大开。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差距和无形的压力。对于整个玉雕行业来说,创新是必须的,但也离不开传统。我们要做出这个时代的玉雕风格,反映这个时代的生活和内容,这样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是去年他前往云南腾冲参加全国美术大师培训班时的收获。

张彦虎告诉记者,我们武山玉雕必须走出中国传统工艺题材的束缚,把古代艺术与现当代艺术相结合,传统艺术与现代学院派的艺术相结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只有在交流和碰撞中才能激发行业的创新源泉,形成新题材、新思维,在创新中推陈出新。

“今年,我想引进和研制更多先进的设备,在兰州这边直接雕刻加工,销售。主打武山的鸳鸯玉,让家乡的这一特产插上网络的翅膀走向世界。在带动家乡人民就业的同时,也为家乡的旅游文化产业做点事儿。推出武山鸳鸯玉的纯手工打造,更好的传承古老的玉雕工艺技术,将鸳鸯玉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