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孟获,究竟如何绝处逢生司马昭也

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名著《三国演义》里,蜀相诸葛亮远征叛乱的孟获,途径南蛮之地,因哑泉、灭泉、黑泉、柔泉四大毒泉都不可饮用,唯一的办法就是掘地为泉。但恐怖的是,军士掘下二十余丈(三国时期,1尺是24厘米左右,1丈约2.4米),并无滴水,“凡掘十余处,皆是如此”。要知道,当时水对蜀军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怎么办?诸葛亮夜半焚香告天:“……今途中乏水,军马枯渴。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于此处!”诸葛亮拜泉的结果,是“平明视之,皆得满井甘泉”。(看得出来,《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不仅能够借得东风破曹操,还能够立地祈水,也难怪鲁迅先生说他“近乎于妖”了)。无独有偶,姜维与司马昭铁笼山之战中,司马昭被困铁笼山,山上只有一泉,怎么可能够司马昭手下人饮用?这时,主簿王韬建议司马昭效法前人,拜井得甘泉,司马昭估计此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昭奉诏来退蜀兵,若昭合死,令甘泉枯竭,昭自当刎颈,教部军尽降;如寿禄未终,愿苍天早赐甘泉,以活众命!”祝毕,“泉水涌出,取之不尽”,因此人马不死,最后反败为胜。诸葛亮和司马昭拜井,都得到甘泉,这体现了汉朝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董仲舒认为:“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大概在罗老先生看来,诸葛亮身上集中反映了蜀汉集团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他在南征的艰苦岁月里,遇到困难有上天的护佑,体现了所谓“心存正道合神明”。那么,司马昭拜井为何同样成功?罗老先生这样写,寓意可能是三分归晋符合上天的意思,既然如此,姜维之败就“非战之罪也”。毫无疑问,“天人感应”思想这种神学论,是彻头彻脑的唯心主义,现实中拜井得泉绝无可能。诸葛亮和司马昭掘井和拜泉,利用的都是地下水。地下水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一般水质较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云南有丰富的地下水吗?我们看一看全国地下水分布图。从全国地下水分布图上看,四川、云南均属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既然如此,诸葛亮大军掘下二十余丈(超过48米)仍不见滴水,究竟是罗老先生的艺术创造,还是现实中确有可能呢?云南地壳活动比较强烈,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地层经受多次变形和破坏,断裂、褶皱发育,节理密集,岩石破碎。这些特点有利于降水的下渗,也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汇集。从气候上看,云南降水丰富,但干湿季分明,湿季一般是5到10月,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11月到次年4月为干季,占全年雨量不足20%。从这儿看,似乎不应该掘如此深的井仍不见水。问题出在哪儿呢?答案就在岩性上。云南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以溶蚀洼地、石林、漏斗、落水洞、竖井、溶洞、无河区等形态为主,在滇东高原最为发育,有著称于世界的石林。在喀斯特地区,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面以下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暗河远流他处,不能在当地被截获利用。所以,如果诸葛亮大军正好在行军到喀斯特地区,掘50米左右的井不见水,倒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我们看一看缺水城市,就能理解这个问题。地处云贵高原上的云南省和贵州省,虽然年降水量丰富,但重点缺水城市不少,农业遭遇旱灾的频率较大,与喀斯特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东经°以东碳酸盐岩连片分布的滇东地区。至于铁笼山,一说在天水市武山县西南的高楼乡境内,一说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县城南15千米处,这里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差异大,年际变化也很大,泉水出水量少很正常。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铁笼山之战,估计是罗老先生虚构的,“拜井”一事自然也是子虚乌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4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