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木梯寺”——独具匠心的悬崖石窟
木梯寺听起来像是一个寺庙但景区内更多的是石窟,这些石窟虽没有麦积山的壮观,但它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不知不觉就在山野绿树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说当时寺庙建成后,人们没有路可以进入寺庙,便有人在悬崖绝壁之上放置了一排木梯,攀爬而上进入寺内,这也就是“木梯寺”的由来。木梯寺内不仅有石窟塑像还有精美的殿堂壁画,不知你有没有被吸引呢,快跟着我来一起看看吧!
从武山县乘车来到木梯寺,站在长长的台阶下远远的望着木梯寺牌坊,以红色为主蓝绿相称显得牌坊十分美观。爬上台阶近观牌坊,这是一个三门四柱式的牌坊,红色的柱子下都有白石作为基座,使牌坊看起来高了不少。正中的屋檐看起来比两侧的稍高一点远远看着就像宝塔一样,而且两侧的屋檐分半对称,合起来正好就是最高的那个屋檐,极具艺术特色。每个门顶部都有蓝绿两条“二龙戏珠”的雕刻木牌,中间大门的两条木牌夹着“木梯寺”的牌匾,两侧的小门中间也有刻字,但历经百年有点看不清了。总得来说这个牌坊精致玲珑,不管是设计建筑还是颜色搭配都非常新颖,我十分喜欢。
穿过牌坊接着往前走,就到石窟了,其中有四个石窟较为出名,保存的也比较完整,分别是5、7、9、16号石窟,而且每个石窟风格不一,甚至包含唐到五代。石窟的顶部也有些不一样,有的是方形的平顶,有的是方楣窿顶,还有四面坡顶等。石窟内有许多精致玲珑的雕塑,大都是以古风传承为主要形式来雕刻,成为现存的为数不多的珍品。
先来看看最为壮观的五号窟,该窟占地面积很大,窟顶为方形平顶,内含十一尊塑像,其中除了神像还有侍女、信徒等,栩栩如生十分逼真。进入窟内,首先看到的是燃灯主佛,这尊神像身高数米,盘腿坐于须弥座之上,身披蓝色袈裟,内衬绿色大衫,身后靠着莲花石刻,显得佛像有些雍容华贵。佛像左手平放于双腿之上,右手垂直抬起呈兰花指形状,雕刻的非常有深意,旁边还有站立的罗汉、侍从和信徒等等,造型形象生动,只见两位罗汉上身赤裸,下身穿着橙黄色的裤子,表情庄重严肃,就像是主佛的两位守护者一样,默默的保护着主佛。旁边的两位小和尚身披单间袈裟,表情祥和彬彬有礼,感觉他们非常平易近人,有了她们佛像被衬托的越发精致玲珑了。
石窟内只有这尊塑像是彩色的其余都是石胎泥塑,看起都是唐宋时期的雕像,这些泥塑虽没有主佛精致但细细品味过后也别有一番风味。还有信徒的塑像只见她双腿并立,身躯微微下弯虔诚的站着,她两只手捧着钵碗,表情善良温婉,被匠人雕刻的身姿优美,看起来更像是一位活泼可爱、温婉朴实翩翩少女。除了这些塑像之外还有如来佛、弟子伽叶、普贤、土地神等等,不过最特殊的还是牛王神像。牛王神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凶神恶煞头就像牛头一样,但这里的塑像并不是这样的,只见他头戴书生帽,身穿素袍子,看起来就像一个书生一样,但他的腰带紧束、双手呈握拳,可以看出他威力无穷,浑身刚健。五号窟的壮观可想而知,我内心已被深深震撼。
出了五号窟,接着往前走就是七号窟了,看起来比五号窟稍小一点,内置佛像也少于五号窟只有八尊,但石窟的形状和五号窟差不多一样,可能是在五号窟之后才开始开凿的,窟内的八尊塑像有五个是坐着的三个是立着的。先来看看这个石窟的主佛吧,只见释迦牟尼佛和上一个石窟的主佛一样盘腿坐坐于须弥座之上,神态动作也极其相似,只是少了侍从和信徒,除此之外还有弥勒佛、弥陀佛、四尊菩萨神像和一位罗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单腿盘坐的那位菩萨,只见她一腿盘坐于莲卧只见,另一腿伸出莲台欲站立地面,脚踩着莲蒂,神态形象自如,身躯微微册仰,看起来她娴静优雅,富有艺术气息,极具观赏价值。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佛像也被雕刻的栩栩如生,造型独特逼真,每一尊神像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我十分喜欢。
九号窟的窟顶是穹庐顶,但规模没有前两窟宏大,在木梯寺中却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内置有塑像十尊塑像,其中分别有三尊佛像、三尊罗汉和四尊菩萨。主佛盘腿卧坐与莲花坐之上,梳着高高的发髻,面容祥和,双眼弯曲就像月牙一样,嘴角也微微上翘,形态轻松自然,看起来像是北魏后期的建造风格。在宝盖形的穹庐顶顶部,还刻有北魏时期天花藻井的浮雕,美观大方,这里的塑像与前两窟几乎一样。
再来看看十六号石窟的大佛阁,内置的佛像在整个甘肃都极为少见,而且这一窟是自然敞开的石窟,里面的大佛约有八米多高,是唐代时所建,这尊大佛没有像前面的一样盘腿而坐,而是双腿自然下垂端坐于莲花座之上,设计者结构合理比例调节适当,大佛双眼向远方眺望,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远远望去大佛慈眉善目,十分和蔼。窟内除了佛像还有菩萨,都十分端庄,看着这些塑像内心感慨万千。
木梯寺的石窟龛都是依山而建,一般都是现在悬崖峭壁开凿石窟,然后再加以镶嵌打造,最后形成了现在的石窟。石窟内除了塑像还有精美的壁画,而且内容题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工艺精美。木梯寺内不仅有石窟还建有许多宫殿,比如玉皇阁、药王殿、魁星阁等等,宫殿建筑壮观,如果喜欢就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