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部分年代久远的武山砖雕,被视为无价

砖雕,俗称“硬花活”,即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的艺术形式。作为建筑物装饰的一种,砖雕在寺、庙、观、庵的宗教建筑,仿古楼、堂、馆、所的公共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中处处留下它不俗的身影。武山民间自古就有“无雕不成屋”的说法,洛门镇石滩坪遗址发现的砖雕刻画残片,距今四千七百年;县博物馆馆藏作品、桦林镇范家坪汉墓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古朴厚重、素雅优美;元代砖雕展品《二十四孝图》线条简洁流畅、栩栩如生。可见,砖雕文化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武山人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武山砖雕主要存在于天水市武山县境内,在武山县洛门镇、马力镇、滩歌镇、鸳鸯镇一带较为盛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砖雕工艺就初露端倪,出现了模印铺地的花砖,纹饰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传于武山大约在唐代,据说唐书鸿祖先曾修建过宫殿,雕刻技艺精湛,迁至武山后将这门手艺带了过来。在武山大地上砖雕缀于大小建筑上,因内容丰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韵味,为武山文化平添了浓色重彩。

武山砖雕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构图复杂、场面宏大,雕刻技法多种多样、风格细致繁缛。武山县博物馆展出的汉代陶庄院,院落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到远在两千年前,武山的先民已经生活在惬意温暖的屋宇下。砖雕工艺多见于农村,建国后,武山砖雕盛行,这与武山人修建房屋特点有关,它是宅院建设不可或缺的构件,门楼、门罩、屋檐、花窗墙、照壁、柱基或寺塔、祠庙,都留下了砖雕的痕迹。

武山砖雕对砖胚的挑选特别严格,要求砖色呈鸽子色,砖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声为最好,使用前把青灰砖放在水中光滑石上细磨,制成平整如镜的水磨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纯净,没有砂或含粗粒的杂质,否则会影响砖雕精细刻画。武山砖雕的制作工具有折尺、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其中铲、錾和刻刀等,又随工艺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数种。在刻雕工艺方面,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等八道程序。

砖雕的第一道工序是“打坯”,即让经验丰富的画师从选题立意、构思构图再到制图的创作过程,一般大型制图一到两周完成,之后由富有经验的老艺人主刀,凿、钻出画面的轮廓,要求艺人熟知传统题材和情节,画面安排方法,又能随机应变,设计新颖画面,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第二道工序为“出细”,也叫精雕细刻,雕刻过程中采用圆雕、浮雕和高浮雕的技法来展现画面意境,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把这几种技法融于一体,以民间吉祥符、山川花鸟、祥云瑞兽等为主题,巧妙地把书法、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吸取木雕、石雕的雕刻手法,从而形成了武山砖雕独特的雕刻技艺。

武山砖雕作品庞大精美,赏心悦目,韵味十足,通过神奇的雕刀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每砖所雕饰历史故事或动物、花卉或生活场面,取意奇巧,构图完美,生动自然,刀工娴熟,极富艺术感染力,装饰在建筑上可谓是锦上添花,瞬间建筑韵味显现,美观度也大幅提高。一副完美的,并且有一定年份的砖雕,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被视为无价之宝。受传统祈福文化的影响,武山砖雕多以民间吉祥符号为主题,其主要作品有《双龙戏珠》《百鸟朝凤》《凤凰献瑞》《群仙祝寿》《八仙过海》等。

武山砖雕在民间根深叶茂,一直传到现在。作为民间工艺,砖雕始终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显示着砖雕艺人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近年来,武山砖雕的实际运用范围正日益扩大,除古民居,古园林和一切古建筑修复或仿古建筑外,现代建筑装配砖雕艺术也大放异彩,门楼、墙壁、屋檐上,砖雕作品随处可见,无不彰显着建造者和居住者的修养和品味。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7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